中國,這個擁有將近8億的農業人口大國,農村的建設和農業的發展,曆來是經濟發展中的頭等大事。受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體製影響,中國城鄉發展不均衡,農村落後的局麵仍未改變。近幾年,中央緊緊圍繞“三農”問題,采取多種措施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
政府鼓勵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各地建設新農村的群眾積極性不斷升高,地方政府也在全力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對工程機械的需要也成為行業關注的話題。但是,由於受經濟條件的限製,農村地區對高性能、高價格的工程機械望而卻步,反而是身材小巧、機動靈活的小型工程機械在農村市場有更大的需求。
政府鼓勵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各地建設新農村的群眾積極性不斷升高,地方政府也在全力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對工程機械的需要也成為行業關注的話題。但是,由於受經濟條件的限製,農村地區對高性能、高價格的工程機械望而卻步,反而是身材小巧、機動靈活的小型工程機械在農村市場有更大的需求。
隨著農村經濟建設的加速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國家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由此激發了廣大農民對平整土地、興修水利、房屋建築及道路建設、建材開采等農村基本建設的積極性,拉動了對開溝機、小型裝載機、挖掘機、起重機等適合農村購買使用的小型工程機械的需求,國內小型農用工程機械市場快速增長,發展前景廣闊。
新農村建設加大工程機械需求
早在2004年,一個悄然興起的市場就開始向工程機械行業傳遞出市場信號。2004年中央政府出台的一號文件正式把“三農”問題提到國家當前經濟政策的重要位置,2005年的兩會方針,又把加強農村建設的投入列為經濟發展的重點,農村市場對工程機械行業仿佛又一次伸出了橄欖枝。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逐年推進和農村勞動力的進一步轉移,有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到2005—2020年,農村勞動力將逐步降低到30%,這將促使土地的經營權向部分農民集中,土地規模將空前擴大,隨之而來的將是大規模的農村基本設施建設,這給農村工程機械市場帶來的發展空間無法估量。
首先農村要進行大範圍的中低產田改造,改造過程中的挖掘、鏟運、平土等工作需要大量的工程機械。同時,考慮到我國保障糧食增長的配套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失修的狀況十分嚴重,為此中央每年投巨資重點支持和解決與“三農”問題密切相關的水利工程建設。
2014年,水利部印發的《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顯示,2014至2015年度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計劃完成總投資3712億元,同比增長10.1%。此前,國務院在5月21日召開的常務會議上亦曾提出,在今明兩年和“十三五”期間,要逐步開工建設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如今這些工程中僅在建的總投資規模便已達到6000億元。
種種跡象表明,一場規模空前的水利投資盛宴已經悄然拉開帷幕,這將促生一場農村水利建設的高潮,對於農用工程機械行業而言,這也意味著一個廣闊的增長空間正迅速醞釀成型。水利建設要修渠建壩,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量是必須由挖井設備、挖溝設備、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等各種工程機械設備來完成,這將為用於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和農田改造方麵的農業工程機械提供市場機會。
另外一個推動農村工程機械市場的因素是公路建設。2015年,交通運輸部印發的《2015年農村公路工作要點》指出,確保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裏的年度目標,到2015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裏程達到390萬公裏。《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規劃 到2030年末國家級公路網總規模將達40萬公裏,投資約4.7萬億元,此外還提及未來我國公路總裏程將達580萬公裏左右,國家公路、省級公路和鄉村公路分別占比7%、9%和84%。
從國家出台的一係列政策來看,中國巨大的路網建設仍然還在持續,尤其是2015年大規模國檢的到來讓中國公路建設和養護將逐步導向平穩上升期。
農村市場青睞小型工程機械
農田水利建設、小城鎮建設加上西部基礎設施建設,這些項目的實施對各種工程機械的需求可謂與日俱增,對小型工程機械的需求逐步加大。
分析農村市場青睞小型工程機械的主要原因,不難發現以下因素:
①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導致農村勞動力缺乏;②勞動力成本增高;③與城市相比,農村工程規模小且分散;④用戶購買實力較差;⑤農村經濟建設快速發展;⑥設備價格低,回報率高,可快速收回購機成本。因此,這類產品在農民眼中,不僅用得好,還要買得起,農民投資農用工程機械獲得的效益明顯高於外出打工,是農民致富的好幫手。